东辛农场三十年发展折射出民生裂变

作者:江苏农垦集团时间:2008-03-17 11:49:00点击:622

  • 东辛农场办公室 程军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江苏农垦东辛农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收入从1978年的1703.35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2.58亿元,利润总额从11.96万元增加到1368万元,职工平均年收入从359.73元增加到10023元,经济数据的成倍增长,也折射出了民生的裂变。
        一、思想变活了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农场职工中发生变化突出的一点就是职工的思想活了,敢说感想敢干了。
        话敢说了。一辈子也不想当干部的退休老职工程广同深有感触,三十多年前,只因父亲在生产会上说了句这样的生产方式行不通,老百姓还是饿肚子的话,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后来,他从部队专业,说什么也不想当干部,不多说一句话。如今,老人的思想也通了,不仅自己说,还要求子女说,只要是利场利民的话,就大胆地说。每年职代会征集提案,老人总是找到当地的职工代表,把自己想说的话告诉他们。由于老人是农机修理出身,针对近来农场运输车辆多、装载量大等情况。2004年,老人提出检修农桥的建议,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通过普查,农场150座农桥就有52多座承载力不够,有的还是险桥。农场依据财力,逐步进行了维修建造,仅近两年,就已修建桥梁15座。
        心敢想了。从目前农场职工报表中可以看出,9220名在职职工,平均年龄44.6岁,绝大多数职工都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见证,都亲身经历了三十年来的变化。海北管理区年近70岁的陈玉友老人,成了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1984年在垦区内第一个创办家庭农场,带头承租土地,打破农场土地经营模式。三十年后的今天,见证了陈玉友的思想是正确的。如今,农场土地全部采取承租制,使土地的产出率显著提高,据农场志记载,1978年农场三麦单产166.4公斤、水稻312.8公斤、籽棉47公斤。到了2007年,分别增加到452公斤、602.6公斤、258.5公斤。承租模式也出现了新的亮点,2005年农场首次出现了“联合体”承租方式。陈华明联系周边四户职工连续两年联合承租土地753亩,每年“联合体”获利都在25万元左右,户均年收入5万元。象陈华明这样大面积承租土地的联合体,农场每年至少有五六十个。
        事敢做了。年轻人的胆子大了。新一代的农垦人,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农场人,适逢改革开放春风的洗礼,纷纷迈开了创业步伐。据统计,目前农场发展家庭养殖业的职工达1000多人,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占85%以上。职工骆奎,37岁,发展家庭养殖业已经有五六年的历史,每年饲养鸭、鹅都在2万只左右,年获利20万元左右。徐新建是六十年代出生的农场人,创办的江苏太阳雨太阳能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全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前三名。在全场40多个二、三产企业中,年轻人“掌舵”的达80%以上。岁数大的职工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但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干劲丝毫不亚于年轻人。现年57岁的韩长标率先响应农场农业结构调整的号召,在西洋管理区种植了107亩浅水藕,当年就获利9万元,如今,农场浅水藕栽植面积达到了2300多亩,彻底打破了传统种植格局。
        二、环境变靓了
        青专碧瓦代替了茅草陋室。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健康发展,职工的生活条件也不断得到改善。尤其是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多数职工开始自建砖瓦结构的房屋,九十年代中期又兴起了建楼房的高潮,居住在农场城镇及管理区卫星镇范围内的职工普遍建起了二层以上楼房,短短的几年,场部城镇区域内的别墅式住宅区、公寓式住宅区拔地而起,沿路的门面楼鳞次栉比。进入新世纪以来,职工对居住条件的改善越来越重视,仅近两年,全场就有126户职工兴建楼房2万多平方米。目前,职工普遍告别了住草房、泥房的历史,全部住上了瓦房、楼房。据2008年2月份调查统计的数据显示,全场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不足10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38.1平方米。
        水泥路代替了“扬灰”路。1978年以前,农场主要道路还是泥路,改革开放后,经济有了长足进展,彻底解决行路难问题被提上了党委重要议事日程。1983年,农场成立了路工队,专门负责路面的养护。1983年到1986年,农场投资150万元用三年时间铺设72公里的砂石路,1987年到1995年,全场基本上村村通上砂石路,通车里程达200多公里。从泥路到砂石路,交通状况虽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依旧。农场职工渴望干净、整洁、便利的水泥路。2005年,根据省政府对农村公路改造的总体规划,在省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农场用了两年时间,投资4795.1万元建设了全长175.86公里的水泥路面。埃河管理区地处农场西南角,以前职工抱怨路不好,去趟场部不容易,如今坐上“马士达”交通三轮车,只要一刻钟就可解决问题。路通了,民心也顺了,海南管理区的一位姓赵的老人高兴地说:这是党为大伙铺设的“民心路”啊。
        速生意杨代替了刺槐桑榆。以前,农场绿化重生态、轻效益,导致林业生产存在诸多弊端,栽植的1万多亩防风林带,大多是刺槐、桑树、榆树等树种。2004年农场对树林约40年的9000多亩低产林带进行公开拍卖,价格仅为100余万元,年平均亩产值2.7元。而一条4.2亩树龄16年的杨树售价高达6.35万元,年平均亩产值944元,杨树经济效益是老树种的349.6倍。也就在当年,农场加强了对林业的改革,既注重生态效益,也注重经济效益,努力达到双赢。目前,全场成片林加四旁植树折算面积共有2.2万亩,且全部栽植了速生意杨。成片林的营造改善了农田的小气候,不仅使农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而且起到了防风固土效果,年形成无形产值700-1000万元,成了职工增收的“绿色银行”。
        三、保障变强了
        收入见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场坚持改革开放,逐步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从1979年确定的“三为主、三增加”经营原则,到1986年响应党中央提出的“三基地一中心”的号召,到90年代农业上推行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再到新世纪初期采取的租赁经营制度,使农场经济有了长足进展,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调整,职工收入年年见涨。1978年职工每月工资只有12元,目前已经发展到1023元。退休职工的工资也成倍增长,据农场社会保障科提供的数字显示,2004年到2007年的短短4年间,退休职工的工资翻了一番。
        保险惠民。在养老保险上。1992年,农场实行了职工行业养老保险,2000年养老保险纳入了省直接结算。目前,农场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达10060人,已经退休的职工达7430人,年发放退休金6300万元。在医疗保险上,农场制定了《合作医疗保险暂行规定》并逐步完善,目前,农场每年补贴职工就医经费高达520万元,参加农场合作医疗保险的职工达到16900人。今年3月份,经过争取,农场还鼓励职工参加当地政府实施的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据目前运行情况来看,参加新农合医疗保险的职工达34900多人,运行20多天就为场内职工报销医疗经费35万元。
        政策扶持。为了鼓励加快实现小康序时进度指标,农场制定了诸多的扶持政策,其中2004年制定了“2111”小额贷款制度,四年共为1630户职工提供低息、贴息贷款750万元,使户均年增收2000多元。制定农机补贴政策,鼓励职工购买农机,其中仅近两年,除国家、地方政府补贴外,农场还出资100万元鼓励职工新购买各类农机具199台(套),使农机总动力达到3.4万千瓦。制定党员干部帮扶政策,倡导党员干部为因发展生产而缺乏周转资金的职工提供担保贷款,仅近两三年就为职工提供担保贷款近两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