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知青岁月--新洋金龙湾文化解读之五

作者:胡正行时间:2020-08-26 08:50:32

  • 在金龙湾绿树的环保中,耸立着一尊名为“知青文化园”的知青石碑,这是对下乡在新洋农场献出青春年华8000名知青的褒奖和颂扬,这是一尊巍巍的历史丰碑。

    新洋农场接受知青始于1962年,当年8月21日,92名无锡知青落户二分场14队。至1965年,先后有无锡知青和盐城知青1800人落户在一分场2队(一站)二分场10队(七站)、14队(六站)、15队(三站),三分场17队(五站),四分场7队、新桥队。

    在毛泽东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鼓舞下,完成了红卫兵运动任务的“老三届集中毕业,1968年至1973年是全国知青上山下乡的高潮。期间,新洋农场接受了无锡、苏州、常州、徐州、连云港、常熟等地知青近6000人, 1969年就接受知青4000人,其中常州知青3000人之多。此外,还有北京、上海、浙江、黑龙江等地知青通过各种关系从黑龙江、新疆、云南等原始下放地转迁之新洋农场。至1975年新洋农场共接受和安置各地知青8000人左右。

    当时习惯上,文革前下放的知青被称为老知青”,文革中下放的知青被称为新知青。初到农场时,这些知青多为16周岁至20周岁,最小的只有15周岁,甚至还有14周岁的,稚嫩的肩膀过早地担起了建设农场的重任和养活自己的重担。知青的到来,带来了城市文明、文化知识和青年人的朝气,为农场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劳动大军。春种、夏管、秋收、冬开水利,真可谓“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肩上磨破了皮,手上磨出了泡,继而又磨成了老茧,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成了当时最时髦的口号。清苦的生活艰辛的劳动艰苦的磨练,从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挑胆成长为农业生产的行家里手和各行各业的骨干,成为一支建设新洋的生力军,为农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广大知青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这片深情的土地,奉献给了伟大的农垦事业,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谱写了一曲战天斗地的“青春之歌”,是新洋向现代化迈进的铺路石,在新洋农场的发展历程中竖起了一尊巍巍丰碑,历史将铭记8000名知青用青春铸就的丰功伟绩,这尊“知青文化园”的石碑是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永久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