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只英雄的部队,饱受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炮火的考验。收涟水、战两淮,攻益林,进淮南,占扬州,解放大上海,保卫江海防。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朽的功绩,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1952年2月,毛泽东主席签署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02师改编农业建设第四师的命令。1952年4月20日,农建四师一万官兵在建场初期的3年时间里,开垦荒地90000余亩,写下了江苏农垦发展史上壮丽的第一章。
在农建四师三年的历史长河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要难以忘怀的记忆,让我们聚焦斯大林80号这一来自苏联的拖拉机,截取农建四师史上一些留存的记忆。
拉开苏垦第一犁
在农建四师陈列馆内,一张拍摄于1952年6月,由农建四师副师长李桂莲亲自剪彩,迎接4台苏联斯大林80号及农机进场的照片非常亮眼,也让进驻农场开垦荒地的广大官兵有了属于自己的农业机械。
1952年春,农建四师万余官兵进驻草滩垦荒生产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农业部国营农场管理总局特地从北京调动农业机械支援垦区建设,第一批4台大型拖拉机斯大林80号(80马力)和随车农具,于当年6月底运到草滩,停放在12团团部西南角草地上,供机训队实习。
为了解决农建四师没有拖拉机驾驶员的问题,机车手徐茂盛、宋大年、王玉明等也随车调入农建四师。入朝作战刚回国的汽车驾驶员石林俊、郭进城、夏鹏这时也充当拖拉机手。东辛农场懂农机的冯伯毅、申宝珊、周妙奇等同志,同时奉调到达农建四师,每台斯大林80号机车配9人,就这样统筹各方面的力量,迅速组建了第一机耕队。
国营淮海农场的兴建,一开始指导思想就很明确,搞农业机械化,为发展农业起火车头作用。所以,李桂莲在机训班开班时就讲:“全体同志必须发扬勤学苦练精神,把我们的农场建设得更快更好。”对这支新生的农业建设机械化部队,师里首长寄予厚望。
1952年7月15日早晨,为抢在雨季到来前伏耕, 4台斯大林80号的小引擎,经拖拉机驾驶员用绳索的起动下,爆发出一阵刺耳欲聋的起动声。随后驾驶员把手柄两边用力一合,带动大引擎隆隆运转。驾驶员徐茂盛、宋大年、王玉明等四位同志驾驶着拖拉机从12团团部前,分别向场南、场东二垛、三垛的草滩开去。
由于斯大林80号是才调进的新机,按照机务规章进行四天的轻负荷、低速试运转耕作,所以,开始只挂三铧犁,每台机车每小时耕地不到4亩,以后逐步增加犁铧和档位,一直到四天以后,才能牵引五铧犁进行正常工作。这样,每小时就能耕地9亩,每天三班倒,实际耕作20小时,每台拖拉机每天可完成耕地180亩。
所以当时拖拉机开进草滩就拉动的3幅大犁,身后便隆起三条翻开的土垄,闪着黑黝黝的光亮。这就是拉动江苏农垦蓬勃发展的“苏垦第一犁”。江苏农垦事业和机械化建设的篇章就此翻开。那些开着拖拉机的机手们,更是欣喜万分,并激情奔放地写过一首诗:
沿着场前平坦的大道,
我的拖拉机向前奔驰,
奔向那广阔的草原,
把肥沃的土地耕翻。
钢铁的声音在草原上震荡,
歌声唤醒了沉睡的荒滩,
大地掀起了黑色的波浪。
拖拉机我的好伙伴,
拖拉机我的好铁牛,
铁牛和我共建农场,
幸福生活唱不完。
这4台斯大林80号拖拉机打响开荒生产的第一炮,第一年前后耕作仅9天,共开垦荒地5374亩,之后,因雨季到来,暂停伏耕。这样,在江苏农垦历史上,也就第一次出现了机械耕翻的新耕地。
全家去看拖拉机
解放军在草滩上用拖拉机开荒种地,用收割机收割小麦,不仅部队师首长和战士前来观看助阵,这一奇事早已惊动了附近的农民,他们不惜长途跋涉,扶老携幼,人人都想一睹为快。周边射阳、滨海、阜宁、涟水等县的农民,纷纷前来观看拖拉机耕地和机器收割麦子。“稀奇稀奇真稀奇,全家去看拖拉机。”这句口头语成了周边百十公里内农场都想要做的事。
1954年1月30日午后,农建四师十一团战士范永鹤在工作站西边看管拖拉机。这时春节临近,马路上人来人往,许多农民为了看拖拉机,特地绕道来到这里观看,都要夸赞几句这个“铁牛”。甚至有的把已买好的东西赶忙送回家,没看到拖拉机发动便又贪婪地掉过头来望着拖拉机走开。
几个老乡、挑着青菜担子向这边走,走得很快。这分明是他们要赶着上街出售自己的青货。可是当他们快到拖拉机跟前,却走得特别慢了。也许是拖拉机吸引力太大的缘故,使他们放下菜担,喜笑盈盈地走来观看。
“你们干什么的?”被范永鹤这么一问,三个年纪较轻的人很懂规矩地站住了,而那个年老的老乡却带着恳求的口吻走上来对他说:“啊,啊,同志,请允许吧,我们情原耽误着上街卖青货,也得看看这个神奇的拖拉机……”
“在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时期中,我们建场部队必须大张旗鼓的向农民群众宣传农业集体化、机械化的好处,使其认识到农业生产必然的发展方向。”就在这时,范永鹤突然想起昨天在总路线学习课堂上,教导员讲课说的一番话,他的心里不免而想着,“眼前这老乡们这样恳求看拖拉机,这真是宣传的好机会啊。”
“可以的,随我来看吧!”范永鹤把他们带到机车旁说,“瞧,这就是‘斯大林八十号’机车,这是方向盘,这是发动器,这是犁铧,一开起来,轰啦啦、轰啦啦,一天能耕熟田300多亩哩!”
那三个年青的人很吃惊的说:“乖乖,我们家老牛耕半年也耕不了这么多呀!”
那老头呆了半天感叹地说:“啊,真是宝贝呀,我们能用这东西种田,我起码还要再过五十岁。”
“老伯伯,你家有多少田?”
“30多亩。”
“你们参加互助组或农场帮你们建的生产合作社了吗?”
“早参加了。”
“那好极了,只要努力生产,国家在各地设立拖拉机站,就能替你们代耕了。”
没等老头说话,年轻人中间一个抢着说:“好啊,同志,照你的话去做,一不做,二不休,回去参加互助组,努力生产……”
老头子插嘴说:“莫说你们年轻人,就是我五十多岁的人也要加油干哩!这实在有指望。”
眼看太阳偏西了,这几个农民还没介意,范永鹤就催他们走,他们才依依不舍地挑起菜担上街去。他们一边走,一边谈着回家后的生产打算。
照搬模式吃大亏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开始缔结,从这一天起,标志着两国建立了同盟关系。由于苏联有许多先进技术和相应器械,更是让迫于发展的中国打开了中国向苏联学习的序幕。百废待兴的中国政府主动邀请苏联专家来华以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对苏联的学习热潮。
当年才黄海滩涂上才开垦建场的淮海农场也如全国的形势那样,在南起盐城、北至八滩100多公里的战线上,摆下战场,屯垦待命,建设农场。从国家层面动用部队来建设农场,自然从中央到地方,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农建四师的垦荒生产。农业部国营农场管理局,迅速从北京调运来自苏联的农业机械,支持农建四师开荒建设。
当时,学习苏联,照搬苏联的模式在全国成风,这种风气也复制到农建四师拖拉机耕地上。根据参考资料,苏联人犁田时耕深是25公分,并规定上下误差不得超过2公分。而农建四师部队守纪律守规矩的优良作风,让广大将士都有着较高的执行力:他们耕25公分,那我们也耕深25公分。
来现场观看热闹的附近老农在惊叹铁牛的能力后说:“万万使不得,你们把田耕坏了。”
机耕队的同志立即回答:“这是苏联老大哥的经验,不会错。”并一直坚持耕深25公分。
1953年,苏联专家达维多夫来农场,和农建四师的机关干部座谈时,专家问我们耕深多少公分?
首长立即告诉他:“学习老大哥的经验,耕深25公分。”
专家又问:“你们的黑土层有多少公分?”
“告诉他,16-20公分。”
专家又说:“我们耕深25公分,黑土层有50公分。”
这句话一出口,立刻点破了我们深耕的失误,也使大家豁然开朗。从此,拖拉机耕地一律深耕改浅耕,一般在14-16公分或16-18公分,以不翻上黄土为限。
再回头看看,那些初始耕翻25公分的土地,把表土层下既缺乏团粒结构,又没有营养的黄土翻了上来,特别是当时又没有灌排条件,只好生长麦子棉花等旱作物。由于深层土壤的盐分高、碱性大,以致造成多年返碱,播后难以出苗,更不谈立苗了。好在当时只耕了5374亩后,因雨季的到来,暂停了伏耕。
第二年经苏联专家点拨纠正后浅耕的土地,庄稼生长明显旺盛,与之前深耕的苗情有着天壤之别。这就是那个时代崇洋媚外盲从的代价,也是农场人吃了教条主义亏的一段小插曲,而这些教训也令老军垦们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