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建四师陈列馆中,一幅李桂莲接受毛泽东主席命令的这张照片十分显眼,这一历史镜头不但永远珍藏在农建四师陈列馆中,更是永远定格在江苏农垦的建垦历史上。许多来到农建四师陈列馆参观的人,都要在这张照片前久久注目,倾听陈列馆讲解员叙说这位英雄的战斗史和其部队经历过的峥嵘岁月。
“1952年4月20日,在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102师奉命改编为农业建设第四师,毛主席那句‘将光荣的祖国经济建设任务赋予你们。……当祖国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武器,捍卫祖国’的命令时,当时我们就感到肩负着国家的使命,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这位98岁高龄仍健在的老军垦叶崇山老人,噙着泪水在回忆起当时的镜头时,依然腰板挺直,激情澎湃。
“这个命令是我们陈列馆的镇馆之宝,当时军委主席毛泽东向全国31个师发布了‘农业建设,生产待命’的命令,如今留存在世的仅存这一份命令了,可以说十分珍贵。”每当有客人来到陈列馆参观时,解说员总是要把大家带到这份展示在密封玻璃盒内的命令文件前进行参观。2007年,中央电视台第七军事频道几名摄制人员,还特地寻源找到淮海农场,拍摄了当年毛泽东主席签发的这份命令。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在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
而此时抗美援朝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的国民经济恢复已基本结束、大规模经济建设即将开始之际,为了裁减军备,减轻人民负担,毛泽东主席于1952年2月2日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31个师参加经济建设,其中,农业有15个师。此时,驻守在启东、海门等地的江海防前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02师,即奉毛主席命令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四师。
1952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02师近万余官兵在上午八点,正点到达海门县三厂镇广场结集,举行誓师大会。苏北军区副司令员常玉清,在师首长陪同下检阅了部队后,代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向全师指战员宣布毛泽东主席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02师改编为农业建设第四师”。
副师长李桂莲从常玉清将军手中接过命令,并代表全体官兵表示“坚决服从、坚决执行、作好生产准备,向生产战线进军”的决心。
根据华东军区命令,师和各团番号均作改变。《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命令》(1952年5月9日)称:“着原102师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四师’;其所辖第304、第305、第306团,依次命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团’”。
全师通过向毛主席上书和宣誓,表示参加农业建设、生产待命的决心。并保证:一、保证不畏艰苦,不怕困难,学习工农红军与人民志愿军艰苦卓绝的克服困难的精神,学习王震将军部队边疆生产的勇敢勤劳精神,排除一切困难,开展生产建设;二、保证学会技术和生产知识,做到从头学起,迅速学会操纵机械农具,使我们全体很快锻炼成一支有熟练技术的生产突击队;三、保证通过辛勤劳动,创造人类美好的幸福,以战斗精神刻苦、勤劳地投入生产战线;四、保证切实遵守政府法令,服从政府机关领导,团结各种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密切联系群众,顺利地开展生产建设工作;五、永远保持战斗队的荣誉,决不因转业而削弱战斗意志和武装观念。
大会到11点,在《解放军进行曲》声中结束。师值训指挥员宣布“各团、师直各部带回驻地待命”。这时全师各部队纷纷高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革命歌曲,情绪高涨,斗志昂扬。
1952年4月22日凌晨,全体将士,全副武装,沐浴带露的晨曦,挥戈北上。每一个战士身上:一支步枪、50发子弹、4枚手榴弹、一只背包、一个水壶、一个挎包、一袋干粮,负重在20公斤左右,向苏北黄海之滨出发。海门县县长芧锡堂率党政机关、学校、团体和从四面八方起来的数万群众,敲锣打鼓,久已守候在路边欢送。
这次移师北上,行军近一个月,行程近千里,披星戴月,冒雨逐风,是给全体指战员一次很好的意志和体力的磨炼。至此,南自盐城,北至八滩,在100余公里的战线上,驻扎下农业建设第四师机关、部队,这也就是群众所说的“百里连营”。部队到达射阳、滨海两县境内后,在黄海之滨,苏北灌溉总渠两岸,在“一望无人家,咸水难靠牙”的茫茫大草滩上,风餐露宿,屯垦戍边。人解征衣马解鞍,一把大锹一杆枪,“没有房子自己盖,没有道路自己开,没有淡水开渠引,没有菜吃自己栽”,战胜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先后发起突击开挖排水渠、抢盖笆墙草顶营房、统一规划开垦荒地的建场“三大战役”。在第一战役胜利结束后,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元帅接到农建四师战役胜利的喜报后,高兴地称赞农四师建设农场为“皇帝的气派(当家作主)、叫花子的干法(艰苦奋斗)”。之后他们兴修水利,开荒生产,建工厂、办学校、开商店、搞运输,揭开了江苏大规模开发国土资源的序幕。
由于这支英雄部队的前身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屡建战功,其一部曾参加过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又处于淮河下游的黄海之滨,1953年4月20日,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报请中央军委批准,命名为“国营淮海农场”。
“1952年4月20日,在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102师奉命改编为农业建设第四师,毛主席那句‘将光荣的祖国经济建设任务赋予你们。……当祖国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武器,捍卫祖国’的命令时,当时我们就感到肩负着国家的使命,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这位98岁高龄仍健在的老军垦叶崇山老人,噙着泪水在回忆起当时的镜头时,依然腰板挺直,激情澎湃。
“这个命令是我们陈列馆的镇馆之宝,当时军委主席毛泽东向全国31个师发布了‘农业建设,生产待命’的命令,如今留存在世的仅存这一份命令了,可以说十分珍贵。”每当有客人来到陈列馆参观时,解说员总是要把大家带到这份展示在密封玻璃盒内的命令文件前进行参观。2007年,中央电视台第七军事频道几名摄制人员,还特地寻源找到淮海农场,拍摄了当年毛泽东主席签发的这份命令。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在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
而此时抗美援朝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的国民经济恢复已基本结束、大规模经济建设即将开始之际,为了裁减军备,减轻人民负担,毛泽东主席于1952年2月2日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31个师参加经济建设,其中,农业有15个师。此时,驻守在启东、海门等地的江海防前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02师,即奉毛主席命令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四师。
1952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02师近万余官兵在上午八点,正点到达海门县三厂镇广场结集,举行誓师大会。苏北军区副司令员常玉清,在师首长陪同下检阅了部队后,代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向全师指战员宣布毛泽东主席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02师改编为农业建设第四师”。
副师长李桂莲从常玉清将军手中接过命令,并代表全体官兵表示“坚决服从、坚决执行、作好生产准备,向生产战线进军”的决心。
根据华东军区命令,师和各团番号均作改变。《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命令》(1952年5月9日)称:“着原102师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四师’;其所辖第304、第305、第306团,依次命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团’”。
全师通过向毛主席上书和宣誓,表示参加农业建设、生产待命的决心。并保证:一、保证不畏艰苦,不怕困难,学习工农红军与人民志愿军艰苦卓绝的克服困难的精神,学习王震将军部队边疆生产的勇敢勤劳精神,排除一切困难,开展生产建设;二、保证学会技术和生产知识,做到从头学起,迅速学会操纵机械农具,使我们全体很快锻炼成一支有熟练技术的生产突击队;三、保证通过辛勤劳动,创造人类美好的幸福,以战斗精神刻苦、勤劳地投入生产战线;四、保证切实遵守政府法令,服从政府机关领导,团结各种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密切联系群众,顺利地开展生产建设工作;五、永远保持战斗队的荣誉,决不因转业而削弱战斗意志和武装观念。
大会到11点,在《解放军进行曲》声中结束。师值训指挥员宣布“各团、师直各部带回驻地待命”。这时全师各部队纷纷高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革命歌曲,情绪高涨,斗志昂扬。
1952年4月22日凌晨,全体将士,全副武装,沐浴带露的晨曦,挥戈北上。每一个战士身上:一支步枪、50发子弹、4枚手榴弹、一只背包、一个水壶、一个挎包、一袋干粮,负重在20公斤左右,向苏北黄海之滨出发。海门县县长芧锡堂率党政机关、学校、团体和从四面八方起来的数万群众,敲锣打鼓,久已守候在路边欢送。
这次移师北上,行军近一个月,行程近千里,披星戴月,冒雨逐风,是给全体指战员一次很好的意志和体力的磨炼。至此,南自盐城,北至八滩,在100余公里的战线上,驻扎下农业建设第四师机关、部队,这也就是群众所说的“百里连营”。部队到达射阳、滨海两县境内后,在黄海之滨,苏北灌溉总渠两岸,在“一望无人家,咸水难靠牙”的茫茫大草滩上,风餐露宿,屯垦戍边。人解征衣马解鞍,一把大锹一杆枪,“没有房子自己盖,没有道路自己开,没有淡水开渠引,没有菜吃自己栽”,战胜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先后发起突击开挖排水渠、抢盖笆墙草顶营房、统一规划开垦荒地的建场“三大战役”。在第一战役胜利结束后,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元帅接到农建四师战役胜利的喜报后,高兴地称赞农四师建设农场为“皇帝的气派(当家作主)、叫花子的干法(艰苦奋斗)”。之后他们兴修水利,开荒生产,建工厂、办学校、开商店、搞运输,揭开了江苏大规模开发国土资源的序幕。
由于这支英雄部队的前身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屡建战功,其一部曾参加过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又处于淮河下游的黄海之滨,1953年4月20日,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报请中央军委批准,命名为“国营淮海农场”。
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02师副师长李桂莲在海门县三厂镇接受命令时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