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由中粮集团进口的6.8万吨巴西玉米运抵广东麻涌港,这是中国首次散船进口巴西玉米。经严格检验检疫后,这批玉米作为生产原料快速运往全国各地的饲料企业。这标志着在当前深刻变革的世界粮食格局下,巴西玉米输华走廊正式打通,有望实现常态化供应。
自2014年进入巴西市场以来,中粮集团致力于提升当地农粮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运转效率,累计投资超23亿美元,持续布局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生产加工设施、仓储物流、码头等,深入开展粮油、食糖、棉花等农产品的加工与贸易,现已成为巴西第五大玉米出口商、第六大大豆出口商、第七大原糖加工商。
立足巴西丰富的上游农业资源,架起一座巴西与中国农粮贸易合作共赢的桥梁,只是中粮集团深度融入全球农粮产业链供应链、接驳美好生活需求的一个缩影。
作为全球化布局的粮食企业,中粮集团正以“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大粮商”为目标,立足核心主业、供需平衡、合作共赢、做强做精做优,不断激发在全球“破圈”发展的内生动力。
做强:聚焦主业,争创一流
作为与新中国同龄的农粮企业,中粮集团始终把事关百姓餐桌的粮油糖棉肉乳作为核心主业,在全球范围内将战略和投资不断向核心主业、主要品种、关键环节聚焦,推动海内外资产整合优化,努力打造国内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一体的发展模式,积极向“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大粮商”目标不断迈进。近四年来,中粮集团核心主业投资占比超60%,年加工能力超过8000万吨,海内外年经营规模双双超过1亿吨。
在海外,中粮集团重点布局了南美、黑海等全球重要产粮区和关键物流节点区,搭建起了联通全球农粮主产区和亚洲新兴市场的稳定粮食走廊,高效促进了谷物、油脂、食糖、棉花、肉类、乳品等大宗农产品在全球的生产、加工与销售流通。
目前,中粮集团在国际市场上对大豆、玉米、小麦、食用油、食糖、棉花等重要农产品具备较强的资源配置能力,已成为阿根廷第一大粮油出口商,巴西第一大对中国的大豆出口商。
在国内,中粮集团是最大的粮食市场化经营企业,是中国油脂加工行业领导者之一。目前,中粮集团不仅大米、面粉和啤酒原料加工、贸易及销售在国内行业中均处于领先地位,还是中国位居前列的棉花贸易商、规模和技术领先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及中国领先的全产业链肉类企业和乳制品供应商。
2020年,中粮集团整合旗下农粮板块核心资产,组建了中粮福临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粮福临门”)。
2023年2月1日,中粮福临门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中远海运、中国诚通等投资人签约,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共募集资金210亿元,助力集团打造世界一流大粮商提档加速。
与此同时,中粮集团还以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不断优化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机制,进一步激发打造世界一流大粮商的内生活力。尤其在坚持两个“一以贯之”、落实董事会职权、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等关键问题、关键环节上精准发力,下“硬功夫”,啃“硬骨头”,使公司治理进一步优化,活力得到极大释放,业绩不断刷新历史高度。
截至目前,中粮集团已连续28年入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并位居2022《财富》最受赞赏的中国企业榜单首位。
做精:精耕细作,平衡供需
近年来,面对全球粮食供需不均衡等问题,中粮集团充分发挥自身在全球农粮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力,汇聚各方力量,精耕细作,全力打造稳定、高效、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农粮产业现代化转型,助力和保障全球粮食供需平衡。
目前,中粮集团的国际贸易网络已遍布全球六大洲,与世界粮食主产区农产品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农粮业务年经营量近2亿吨,其中海外年经营规模超过1亿吨,具备每年进口6000万吨左右农产品的全链条组织能力,已成为世界粮食供应链中的重要力量。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中粮集团加快各项数字化改革,用数字化手段联接起农民、工厂、物流等环节,大大提高了供应链运转效率。中粮集团还携手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和维特拉等国际同行,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全球农业区块链平台Covantis。
作为世界农粮行业的一大创举,Covantis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研发的数字解决方案,有力推动了跨国农产品贸易加快实现数字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有效促进了长期困扰全球粮食市场的效率低、运营风险高、交单延迟等痛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也为进一步优化全球粮食体系做出了有益尝试。
Covantis平台成立至今,已覆盖南北美市场的粮油出口业务,支持产品包括大豆、豆粕、玉米、小麦、葵籽和葵粕等。农产品出口商、交易员、船舶承租人等平台用户,可在Covantis平台交易,更高效率地将该区域农产品销售至亚洲、非洲市场。
同时,中粮集团通过引导资源向核心主业聚集,持续巩固在国内粮食贸易、稻谷加工、油脂加工、玉米深加工、食糖贸易与加工业务等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中粮集团将旗下“福临门”“长城”“蒙牛”“酒鬼”“中茶”“家佳康”等着力打造成老百姓普遍信赖和餐桌常备的品牌,构建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粮油食品供应体系,有力推动了国内从“吃得温饱”向“吃得健康、吃得营养、吃得满意”的消费升级。
依托一体化粮油食品供应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引导,中粮集团还构建起“全国一盘棋”“一竿子插到底”的粮油食品市场化保供体系,实现了产、供、运、销等环节高效运转,有力保障了粮油食品市场的有序供应和市场稳定。
做优:贡献价值,彰显担当
作为国际大粮商,中粮集团长期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理念,将企业自身发展与促进地方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深度结合起来,以市场化的方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共赢发展,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彰显大国粮企的责任担当。
在巴西,针对当地长期存在的生态破坏、农业减产等问题,中粮集团以增强农产品的可追溯性为核心,建立了可持续的农产品供应链。为确保整个链条的可持续运转,中粮集团还不断加强对当地农民和供应商的技能培训,使之通过提高单位亩产量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经济收益,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显著成效。
此举得到了时任英国驻巴西大使彼得·威尔逊(PeterWilson)的高度评价。他说:“全球正在向绿色经济迈进,不管是在欧洲还是在美国、中国,一个实例就是中国粮食贸易商中粮集团提出的农产品可追溯性要求。”
中粮集团还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农粮、食品等领域开展投资、贸易、技术等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在南非,中粮集团创新业务模式,与当地农场开展农业合作项目。合作中,中粮集团向农民提供必要的资源、知识和信息,农场则通过签约成为企业长期的农产品供应商。
通过合作,签约农场和中粮集团都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获得了稳步提高的收益。在此基础上,中粮集团还将采购、加工、贸易、物流等环节与农民紧密连接在一起,并将该模式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不断推广,造福更多当地民众。
在东南亚,中粮集团在进口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等国家优质大米的同时,还为他们提供农业科技指导,帮助他们大幅提高稻谷单产、总产以及加工产能。同时,还帮助各国不断提升农粮供应链水平、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赢得了普遍赞誉。
在国内,中粮集团坚持协同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同步发展,并依托自身产业优势,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深入探索以产业化、市场化手段为助推力的共赢发展模式。
在助推乡村振兴过程中,中粮集团坚持“一县一策”原则,根据帮扶地区的资源禀赋,发挥自身在技术、市场、信息、渠道、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先后在黑龙江延寿、绥滨,四川石渠,西藏洛扎、甘孜,新疆乌什等地打造特色产业,并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将农户融入农粮产业发展全链条,与广大农民结成了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在黑龙江延寿县,中粮集团依托当地稻米种植的传统优势,导入优质资源,以“订单农业”模式助力当地水稻种植、加工、品牌打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优质稻米的溢价能力,带动1000多人就业;在黑龙江绥滨县,中粮集团和县政府牵头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出资7000万元组建中粮贸易(绥滨)公司,打造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绥滨模式”,与多方持续分享产业增值带来的收益;在四川省石渠县、吉林省长岭县,中粮集团根据当地农牧业资源优势和潜力,相继援建了虫草蛋鸡、藏系绵羊、生猪等养殖项目,将养殖业打造成当地支柱产业;在山东省费县,中粮集团依托当地优质花生产区优势投资建设的费县中粮油脂工业有限公司,现已成为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在农粮产业的牵引下,中粮集团将农民与全产业链紧密相连,与农民结成了相互赋能、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截至2022年,中粮集团累计向10个帮扶县投入帮扶资金1.74亿元,累计购买和帮助销售帮扶地区农产品74.4亿元,累计提供专业培训近60000次,以实际行动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贡献了央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