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垦杂志 | 走出产业支撑乡村振兴的“东辛路径”

发布时间:2023-11-03文章来源:江苏农垦信息网

多年来,江苏省东辛农场有限公司党委充分发挥国企党的领导优势,积极解放思想,充分挖掘资源禀赋,重塑原有企业,再造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国有经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农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一、东辛产业发展的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实施”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效渐显,已经成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其中最基础、最关键的是产业振兴。

近几年来,东辛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立足现有资源和产业基础,重点推进产业振兴,不断推动产业发展方式由资源要素型向科技引领型、生态优先型转变,但在产业引领带动、资源资产资本统筹等方面尚存在不足。为此,东辛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因类施策,注重挖潜增效,以市场化为导向,持续整合存量、优化增量、提质总量,大力调优产业结构,加快生产技术、品种、模式创新,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促进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二、东辛产业发展的具体做法

(一)用好既有资源,传统产业“有中生新”

依托资源、产业基础等优势,大力发展国有集体种养业,壮大国有经济基本盘。转变农业种植经营理念,逐年回收职工承包土地,14万亩自有土地种植由最初的职工分户承包到参股投资投劳,直至全部退出,目前麦稻种植100%实现国有集体经营。紧紧抓住地方土地流转契机,在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等市县区流转及托管土地8万余亩,农业集体种植面积达22万亩。

水产养殖由原先的职工租赁经营到集体与职工承包经营相结合,目前自有高标准养殖水面2.3万亩,整合垦区养殖水面近1.2万亩,外拓养殖水面5149亩,年产商品鱼虾4万吨,年实现国有收益超5000万元。

奶牛养殖经历了由散养到集约、规模、规范的转变。自2014年起,先后投入4亿元建成国有标准化牧场3个,与内蒙古优然牧业合作投资近8亿元兴建万头生态牧场,国有奶牛存栏量达1.8万头,年产鲜奶8万吨。

深化肉鸡养殖产业改革,大力发展集约化、绿色生态和高效养殖。目前,改扩建一批国有养殖场,全面推行立体化笼养模式,拥有国有肉鸡养殖场4个,年出栏肉鸡1000万只以上。

(二)盘活存量资源,特色产业“异军突起”

大胆解放思想,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以各类问题攻坚“解扣”,不断提高存量产出效益。深化林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成立江苏东辛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取消林地对外发包经营,统一实行集体经营。以用材林为基础,有序发展经济林,推进林下种植、林苗、林果、林饲融合发展,“绿色银行”名片更加靓丽。

根据江苏农垦统一安排和部署,整合垦区电力服务企业资源,完成江苏凯惠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股权重组,推进要素优化、资源再造和市场化运作,助力垦区电力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年工程创利超2000万元。

成立江苏农垦连云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强化施工资质提档升级和能力锻造,依托场内工程建设资源,增强“走出去”发展能力,精品工程理念深入人心,施工质量和队伍建设齐头并进,年工程创利超4000万元。顺势发展房地产业,成立连云港苏东置业有限公司,重点打造商住区和安置区,建成商品房1153套、保障房1180套,年创利超千万元。

(三)挖掘潜在资源,新兴产业“小中见大”

立足现有产业,创新“畜禽养殖+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生态种植”的种养结合发展模式,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成立江苏东辛农产品检测有限公司,顺利通过CMA资质认证,开展检测项目282项,资质认证项目171项。推进畜禽养殖粪便循环利用,成立江苏连云港惠丰生物肥料有限公司,开展生物肥料生产经营,年产有机肥料超万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成立农牧中心,推进畜禽粪污消纳还田与牧草、农作物种植有机融合,年消纳粪污80万吨,年创利润超500万元。积极探索循环发展新途径,发展沼气发电,实现“变废为宝”。

深化产业结构变革,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推进物流公司、渔光互补等产业链项目建设。依托独特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高质量实施全电绿色低碳智慧农场建设。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推广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全省首个农业农村领域的碳排放检测系统在东辛正式上线运行,养殖业物联网实现全覆盖,智慧化牧场展现数字化养殖新格局,产业振兴跑出“加速度”。

三、东辛产业发展的成效

(一)点燃乡村振兴发展引擎

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全场国有营业收入、国有利润分别迈上14亿元、2亿元台阶,拥有全资、控参股企业18家,现代农业和以水产养殖、奶牛养殖、林业为核心,以肉鸡养殖、建筑及电力安装、生物肥料、现代服务业为支持的“3+X”产业体系持续完善。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及产业发展需要,东辛将抢抓地方发展机遇,继续坚定做好强链延链补链文章,拓展沼气发电、生物肥料制造、鲜奶物流运输领域,谋划乳制品加工厂和屠宰厂建设,探索发展畜禽水产品深加工、低温奶和奶酪生产,规划建设集加工、储藏、销售为一体的农副产品加工园区,不断延长拉粗产业链条,聚力打造集饲草料生产、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品牌培育、市场营销为一体的能“产”会“卖”产业链,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硬支撑”。

(二)积蓄乡村振兴人才活水

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牢固确立,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作用不断提升,以产聚才、以产兴才、产才互进良好格局日益完善。构建了灵活高效的市场化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公开选聘职业经理人2名,12家全资、控股企业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现全覆盖。完善了新时期职工评价和创新激励机制,开辟了职级职位晋升和评聘专业带头人“双通道”,先后评聘专业带头人61人次。产业工人年收入连续4年上涨超过10%。“校企合作、产学双赢”项目进一步深化,年开展人才交流千余人次。近三年引进各类人才94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占比50%。公司现有在岗职工1424人,各类人才529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37.1%。

(三)铸牢乡村振兴文化之魂

构建完善的农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文明场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凝聚了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完善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配套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场所,开设“孔子学堂”。3000余名学员在学堂认真学习,东辛拓荒文化、知青文化、兵团文化、创业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得到多形式展示。全场建成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农场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职工群众能够便捷获取优质数字文化资源。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民俗活动丰富多彩,职工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东辛连续20余年荣获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四)奏响乡村振兴生态之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巩固树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多形式推进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实施沼气发电和农用有机肥制造等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粪污沼气发电上网,全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国有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全面落实河长制,建立场级、分场级二级河长制管理体系。加快推进污水处理站及收集管网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按照“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总体要求,完成森林生态屏障建设工程,现阶段城镇绿化覆盖率超45%。据统计,2019年以来,农场在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方面已累计投入3.9亿元,一大批民生项目建成投入使用,职工群众幸福指数逐年攀升。

(五)夯实乡村振兴组织根基

公司党委下设2个党工委、14个党总支、89个基层党支部,拥有党员2289名。党组织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核心作用,大力推进党建与产业、民生、文化建设等深度融合,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两个作用”充分发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贯彻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和普法教育,把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形成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公司荣获江苏省基层党员冬训工作示范乡(镇、街道)、江苏省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强基提质”工程创新案例一等奖、江苏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