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食品集团”)供应的农产品占上海农产品批发交易量的“半壁江山”。光明食品集团将米、面、油、禽、肉、蛋、菜、奶等优质农产品源源不断供应到上海市民的餐桌,坚定维护上海城市主副食品供应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价格稳定。
大白兔奶糖、梅林午餐肉、福新面粉、玉棠白糖、第一食品……这些光明食品集团的品牌,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它们从悠远的儿时记忆走来,在创新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十四五”时期,朝着“成为上海特大型城市主副食品供应的底板、安全优质健康食品的标杆、世界有影响力的跨国食品产业集团”的愿景使命,光明食品集团蹄疾步稳——聚焦“食品产业与供应链、城市食品保障服务与资产经营管理”两大核心主业,构建以康养、乳业、肉业、城市服务为“四大引擎”产业,糖酒业、城市保供、品牌食品及供应链、农业及种业、海洋食品、资源利用及开发为“六大支柱”的产业体系,在服务大局、服务全局展现担当和作为。
1. 品质食品好吃不贵——构建从农田到餐桌,集现代农业、食品加工制造、食品分销为一体的产业链,发挥全球集采优势,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农产品
东台的白圆萝卜口感好,大丰的冬瓜耐储存……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见证者和实践者,光明食品集团在长三角地区拥有超过370平方公里的农场资源,作为粮食、蔬菜、乳业、水产、家禽等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和加工基地。
光明食品集团新闻发言人潘建军介绍,光明食品集团在全国布局众多优质农产品资源基地、食品加工基地、流通配送和市场渠道网络,依靠集团内部种植、加工、物流、销售等各环节的高效协同,真正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
在江苏省射阳县,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娟姗牛这一高级奶源品种,并专门布局“A2牛”养殖牧场。“A2牛”产的奶含有酪蛋白,便于人体吸收。
娟姗牛和A2牛产出的牛奶,采用光明乳业研发出陶瓷膜过滤工艺,可实现在较低温度加热杀菌,最大限度保留了牛奶中的活性营养物质。通过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配送,从牧场到工厂再到消费者手中,全程不超过48小时。
发展“高蛋白”产业,是光明食品集团产业提升的重要战略。以乳业为例,光明食品集团可控奶源奶牛存栏规模12万头以上,新鲜牛奶全国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远洋捕捞业也是行业中的佼佼者,拥有近80艘远洋捕捞船只,常年在太平洋、大西洋等海域及有关国家专属经济区海域作业,远洋捕捞产品15万吨。
去年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橙子味的牛肉大餐首次在国内亮相。来自澳大利亚牧场的和牛从小吃橙子长大,肉质鲜嫩细腻,香味浓郁。
光明食品集团10万名员工,有2万名在海外。光明食品集团积极“走出去”,围绕高蛋白产业开展全球布局,引进国外高品质的牛肉、羊肉和先进的食品制作技术。拥有遍布国内的供应体系,再加上全球集采优势,为光明食品集团为消费者奉上好吃不贵的品质食品打下了坚实基础。
2. 让上海市民离不开光明——探索“产业+服务”融合共生的新模式,以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在“早餐工程”的流动餐车上,市民可以买到热气腾腾的早点;在学校、医院、企业、政府机关等企事业单位,可品尝光明提供的营养套餐;点开“随心订”平台,新鲜的牛奶、米、面、油、休闲食品等即刻配送到家;依托社区食堂、功能门店等线下载体和线上社区服务平台,消费者可随意选购生鲜农产品、预制菜、团餐等农产品。
以“原料供应+中央厨房工厂+城市厨房终端+物流配送”为核心,光明食品集团构建起庞大的“城市厨房”网络。凭借农业全产业链优势,光明食品集团以食品产业为切入点,探索“产业+服务”融合共生的城市服务新模式,针对学生和老人两大群体,推出全新服务方案。
2022年,光明食品集团携手中国太保集团成立上海市健康养老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康养”),有效链接光明食品集团资源和食品禀赋,致力于为上海老年人提供普惠型、高品质养老服务。
当记者来到闵行区虹桥镇红松东路社区食堂时,正值中午时分,里面坐满了用餐的顾客。老人、学生、白领,各类人群应有尽有。
韭菜豆芽、青椒炒干丝等素菜大多在5至6元之间,番茄炒蛋、肉沫茄子等“小荤”在8至12元不等,红烧大排、盐水大虾等“大荤”也仅需15至18元,每餐都有20种以上的选择,一顿饭的花费仅在20元左右。60岁以上的老人在食堂消费还可以打8.5折。
“我们专门为老年人研发了7款营养膳食套餐,还与华东医院合作,探索针对吞咽困难的老人、有糖尿病和痛风等疾病的老人开发老年特膳、老年特医食品。”红松东路社区食堂经理卢俊成介绍,“虹桥镇老龄化率达到37.9%,受虹桥镇政府委托,我们在红松东路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设置全天候长者社区食堂、健康生活支持中心两大板块,为周边居民提供专业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
来到二楼的健康生活支持中心,远远就听见老人们畅谈欢笑的声音。志愿者正在教授老人制作手工艺品。多功能诊室里,医生提供日常健康检查和疾病咨询。“瑜你有约”“冥想疗愈”“全民K歌”……每天的活动排得满满当当。
“我们不仅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也注重通过搭建社交平台开展各类活动,让老人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上海康养集团居家养老部主管文思说,中心的“脑健康小屋”是上海市首个建立了“脑健康三级干预模式”的认知症社区服务点。
3. 让乡村产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当地所能”与“上海所需”紧密结合,广泛发挥企业产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服务乡村振兴,既是光明食品集团作为国有企业的光荣使命,也是重要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光明食品集团将农产品基地建设、发挥自身产业优势与乡村振兴工作深度结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光明食品集团下属糖酒集团与云南、广西等地的蔗农发展订单农业,2023至2024年制糖期,共收购132万亩甘蔗,确保应收尽收,稳定了蔗农收入,促进当地甘蔗产业平稳发展。
上海农场打造“三平台一标准”体系,将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的禽蛋产业联结起来,通过“投入品套餐+养殖技术服务+蛋品回购”一揽子服务项目,让农民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融入现代产业链中。
2019年起,光明食品集团下属白茅岭农场公司开始发展蓝莓产业,如今已有1000多亩蓝莓挂果。白茅岭农场计划种植蓝莓3000亩,带动周边群众7000亩,在给农民提供就地就近就业机会的同时,让农民也深入参与到蓝莓产业中。
此外,光明食品集团充分发挥旗下批发市场、销售渠道、物流流通、帮扶平台等功能优势,扶持对口帮扶地区产业发展。
2020年5月,上海市消费帮扶工作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成立,由光明食品集团下属上海蔬菜集团承担并运营。平台打造“百县百品”品牌,开展产品遴选和品牌推广。在线上,搭建“百县百品”微官网,与拼多多、叮咚、盒马等电商平台合作开通帮扶专区;在线下开设21家“百县百品”直营店、22家消费帮扶生活馆、259家消费帮扶专柜,畅通帮扶产品入沪的“最后一公里”。
云南省玉龙县菇冠食用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菌汤包,将羊肚菌、牛肝菌、鸡枞菌、姬松茸等特色食用菌进行合理搭配,消费者只需加入调料,进行简单烹饪,就能做成一道菌汤火锅。
上海蔬菜集团消费帮扶事业部总经理孙占刚说:“起初,农产品都是装在麻袋里销售。我们进行分级、认证、包装设计、品牌打造,把‘产品’孵化成‘商品’。”
“我们开展消费帮扶前,芒市没有一棵青菜销往上海。对方说,不清楚市场需要什么,不知道该怎么经营,不敢来。”孙占刚回忆道,“我们将大量销售、运营渠道推荐给他们,为芒市蔬菜进入上海市场‘打开一扇门’,并根据上海市场需求,帮助他们从品种到品牌全面更新换代。”
上海蔬菜集团业务管理部总经理彭飚将消费帮扶比作“让乡村产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017年,蔬菜集团发现,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县诺顿村出产的诺顿火腿品质非常优异,极具市场潜力。
然而,由于产业规模太小,诺顿火腿很少为人所知。平台打出一套“组合拳”:进行大量产品宣传;组织行业“大咖”开品鉴会,让诺顿火腿和西班牙火腿“PK”;邀请专家研究制作工艺,制订一系列指标,将诺顿火腿的生产标准化。最终,诺顿火腿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吸引大量经营主体投资,仅养殖制作火腿所需的生猪就达数万头。
诺玛飞鸡、曲靖蔬菜、牟定蚕豆……一批小众农特产品借助消费帮扶,在产业规划、食品安全、标准化建设方面大大提升,真正被现代商业体系接受。平台集成培育孵化、展示品鉴、评价认证、推介销售、数据采集和服务支撑六大功能,不断深化消费帮扶内涵。2023年,平台归集销售中西部农产品172.77亿元,其中云南占91.9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