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科技加持 鲜食玉米串起“黄金产业链”

作者:韩先春发布时间:2025-03-27文章来源:江苏农垦

早春时节,走进黄海农场鲜食玉米种植基地,一株株嫩绿的玉米幼苗整齐排列,粗壮的茎叶随风摇曳,一派生机勃发。这是黄海农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一个喜人变化。

近年来,黄海农场积极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一核引领、双擎驱动”战略目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产业振兴,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培育鲜食玉米特色产业,加快形成集种植、加工、保鲜、冷藏、销售为一体的鲜食玉米产业链,蹚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建科研团队 加快选育新品种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黄海农场成立鲜食玉米研发中心,组建科研团队,依托科研院所,不断加快鲜食玉米新品种培育和推广。

“我们科研人员主要围绕鲜食玉米的口感、营养、抗病性等关键指标进行新品种选育、栽培研究、病虫害防治等,牵手省农业科学院成功筛选的佳农861、苏科糯1902等品种具有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产业办负责人刘天星说。

谈起种植,科技信息部副主任朱松更是侃侃而谈:“智能免耕玉米播种机、智能对行除草机器人……这些都是我们的‘法宝’”。农场采用带有自主研发专利的智能免耕玉米播种机,通过玉米精量播种、施肥控制、漏播报警系统以及气吸式精量穴播盘,让玉米种子精准地分布在田间,出苗率相比传统播种方式提高15%以上。

此外,农场还大力推广绿色种植技术,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减少农药使用量,保障鲜食玉米的品质安全,让消费者吃得更绿色、更健康、更安心。

装上“智慧脑” 田管尽显“科技范”

在种植基地,两架植保无人机正按照设定的飞行路线对鲜食玉米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伴随着急速的“嗡嗡”声,无人机在葱郁的玉米基地上方来回穿梭,旋翼下巨大的气流推动农药雾流均匀散开,将药液均匀地喷洒在玉米叶面上。

不远处的自动灌溉系统,也科学精准地为每一株玉米输送水分。技术员只需用手机登录智慧农业APP,轻轻一划,“开门”信号便通过智慧灌溉系统,迅速传输到田埂上的智能物联采控箱,几秒后,潺潺河水流入田间,泽润土地。

科技进田,让鲜食玉米增收有保障。2024年试种的500亩鲜食玉米取得大丰收,共种植三批,亩产均达到2500斤以上。农场还加强与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科研合作,围绕鲜食玉米种植加工全程机械化研发配套、流水线加工保鲜技术科研应用等方面,申报并立项科技项目4项。

乘电商快车 农产品火热“云”销

如何让鲜食玉米从“种得好”向“卖得好”、从“有利润”向“高附加值”转变?黄海农场创新销售方式,不仅与江苏志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甜糯玉米种植订单,还采取“全员营销+专员营销”的方式,开展抖音直播,并利用淘宝等电商平台,逐步开设官方旗舰店,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

“瞧,这穗玉米,粒粒饱满,鲜嫩可口,个大味浓,物美价廉……”直播现场,主播们一边详细介绍鲜食玉米的优点、味道、食用方式等内容,一边通过诙谐的语言、幽默的解说吸引不少网友点赞下单,点赞率达2.2万次,直播带货成交量上百单。

深化产业与科技深入融合,黄海农场大力培育“响垦臻品”特色品牌,采取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全力拓宽市场渠道,让鲜食玉米特色生态农产品搭乘电商快车,畅销全国各地。

黄海农场将锚定集团公司“产业突破年”目标,扩大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和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研发能力和科技水平,进一步拓展鲜食玉米产业发展路径,推动黄海农场鲜食玉米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