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者的足迹|陈联飞:农机革新路上的“逐梦者”

作者:丁海虹发布时间:2025-04-21文章来源:江苏农垦

在苏垦农发弶港分公司的农机修理厂内,机器的轰鸣声与工人们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农业现代化的奋进乐章。农机水利中心主任陈联飞穿梭其中,正悉心指导工人改造油菜专用割台。他一边比画着,一边说道:“把收割机的割台向前延长46厘米,油菜收割损失率就能降低3%,这是我们经过近百次试验得出的可靠数据。”这看似简单的数据背后,是陈联飞在农机生产一线20多年的坚守与钻研。

4月的弶港农场,阳光洒在广袤的土地上,万亩油菜绽放出一片灿烂金黄,绿油油的小麦也已步入拔节孕穗期,展现出群体充足、个体茁壮的良好长势,为夏粮高产丰收筑牢了坚实根基。然而,这片土地并非一直如此顺遂。弶港农场属典型的沙性土壤,油菜和小麦的播种深度一直是困扰当地农业生产的难题。陈联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达成“播深控制精准、田间断垄稀少”的精准播种目标,他带领团队成员在农机生产车间与田间地头来回奔波。他们一次次开展试验,一次次改进方案,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终于主导研发出复式正旋宽幅撒播盖土播种机。这款播种机作业效率高,适配120马力以上的机车每日可完成250亩的作业量,借助同步电机自动调控播种量,实现精量播种,播种深度稳定保持在2至3厘米。更令人惊喜的是,它还创新性地增添了沟壁播种功能,即在田间排水沟壁上多播种1行小麦,每亩地可增加产量5%,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凭借这款播种机,弶港分公司在去年苏垦农发组织的秋播生产检查中,从众多沙土地片中脱颖而出,荣获秋播质量第一名。如今,这款播种机已在如东、泰兴、大中农场、方强农场等地广泛推广使用,数量达116台,每年可为农户节省农机作业成本174万元。

近年来,陈联飞凭借对农机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力,率先在弶港农场引入开沟播种一体机、电机排种系统、北京天宝自动导航系统等先进设备。他带领团队对各类农机具开展适用性改造,持续优化农机作业标准与流程,精心制定出一套契合弶港农场农业生产实际的农机作业规范,使弶港农场的农机播种效率与耕种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他还主持构建了空天地一体智能化监测网络,充分运用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等,实现了农田的精准测量与定位。随后,农场引入搭载多光谱传感器和AI避障系统的无人机编队,这些“空中战士”在田间穿梭,不仅能够实现厘米级精准作业,还能依据叶片光谱分析实时调整施肥、喷药方案,提升农艺措施精准度,实现降本增效。2024年,弶港分公司油菜亩均单产达562.4斤,其中丰产方实收亩产高达735斤,连续两年刷新江苏省单产最高纪录,名列全国第一。他本人获评“集团2024年度先进个人”。

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丰收在望的景象,陈联飞眼中满是坚定:“今后,我们将依据弶港农场的土壤特性和种植需求,进一步加大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力度,推出更多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农机具及技术。”怀揣着对农机事业的满腔热忱,他将带领团队持续创新,为实现江苏农垦农业现代化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