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抓管理 科技兴渔增效益 ——“东辛牌”水产品发展历程

作者:刘兴时间:2020-05-27 08:03:09

  • “东辛牌”水产品以市场为导向,深化养殖结构调整,坚持“五统一”管理,实施科技兴渔,积极推进池塘工厂化养殖,建成2万余亩高标准水产养殖基地;着力打造集生态养殖、科技示范、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逐步形成苗种繁育、集体养殖、试验示范、职工承包养殖、渔用物资供应和水产品交易6大业务板块。成为农场增效、职工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70年代,东辛农场淡水鱼养殖逐步从柴滩蓄水调鱼向大面积人工放养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迅速增加工副业比重经营方针指导下,养殖业发展速度加快。水产养殖上,通过推广建鲤、银鲫等新品种,以及改滩养为精养,产量逐年增加,1990年达895.5吨。90年代后,养殖业开始向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发展,并逐步形成了水产养殖产业集群。90年代后,农场对水产养殖积极推行租赁经营,改进塘口条件,并大力引进推广建鲤、银鲫、梭鱼、南美白对虾等优质高产品种,水产养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至2005年,虽因土地复垦等原因,养殖水面仅为1991年的三分之一,但水产品产量达2756吨,是1991年的3倍多。2007年,农场成立水产养殖中心,负责全场水产养殖业的规划与管理,推进老养殖区进排水河系疏浚改造、老塘口改造升级等建设工程。成立渔用物资经营部,为水产养殖提供渔用物资供应,至2018年,累计销售饲料121546吨,实现利润4000多万元。

    2008年开始利用复垦土地推进规模养殖,年内改造塘口40个,新增养殖水面4192.7亩。截至2012年,合计改造塘口159个,新增养殖水面16173.4亩。同时积极推行绿色环保养殖,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2009年起,农场加快建设高效水产园区,采用“五统一”管理模式(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苗种供应、统一渔用物资、统一关键技术、统一品牌销售),发展高效无公害养殖,南美白对虾和鲤鱼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翌年水产公司被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评为“十佳”市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并成为江苏省最大的国有淡水养殖场。2011年水产公司组建对虾育苗场,新建18栋育苗土池大棚,产销虾苗6亿尾。此后育苗场规模逐年扩大,并发展工厂化育苗与养殖,建成育苗产业物联网监管体系,虾苗除满足场内养殖需要,还供应周边地区。“二次创业”期间,水产业呈现迅速发展态势,2009年至2011年实现经营创利三年翻一番。

    垦区资源整合后,农场将水产养殖业作为支柱产业和亮点产业予以打造。从2013年开始,农场开始创建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实施鱼塘标准化改造工程,新建水产实验室、水产品交易中心,试点推行集体养殖模式,组建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后规划改造为水产科技园)。2014年重点推进垦区水产资源整合,与滨淮农场合资成立江苏农垦金鲤渔业有限公司。是年,水产公司被省政府评为“江苏省现代渔业产业园区”,被省海洋与渔业局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梭鱼、建鲤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被集团公司评为“江苏农垦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示范点”,被省国资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目前,水产公司主要从事南美白对虾、鮰鱼、梭鱼、草鱼等优质水产品养殖,鱼虾总产达2.4万吨,利润1780万元。农场水产养殖业形成“产研结合、特色明显、结构合理、效益显著”的“六大经营板块”:职工承包养殖、对虾育苗、集体养殖、物资经营、科研试验示范和水产品交易,实施“养殖品种特色化、养殖模式生态化、生产措施标准化”发展策略,实现了养殖环境可控、投入品可控、生产过程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