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5-16
    水稻要丰产,育秧是关键。东坝头抢抓农时,紧锣密鼓地开展水稻育秧工作,开启东坝头“三夏”序章,为即将到来的夏收夏插做准备,为今年的水稻高产打下坚实基础。育秧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智能化育秧流水线上摆盘、装底土、洇水、播种、覆土等工作一气呵成。大华种业的优质稻种在稻谷搅拌器内与拌种药剂完全融合,随着机器均匀地转动,谷种从金黄色变成了红色,完成了种子包衣,为壮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育秧流水线飞速运转,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开展着育秧工作,秧盘集中暗化处理,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和整齐度。各大队严格按照《东坝头农情》育秧管理意见,坚定“质量是育秧的关键”思想不动摇,以高标准、严要求育好苗、育壮秧;同时,强化责任,加强管理,密切关注天气,做好上水护苗,合理控水练根;做好药肥管理,确保长势长相,保证了东坝头2024年育秧工作计划有序、步骤稳实、执行有力、精管见效,为实现麦稻周年(超)高产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 2024-05-15
    为了让农机具管理和操作人员熟练使用凯斯4099新机械,5月11日至12日,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联合苏欣农机开展凯斯收割机技能培训。新洋、淮海、云台、岗埠、宝应湖分公司农机具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共计30余人参培。培训现场,苏欣农机专业技术员陈强老师围绕凯斯4099收割机使用的操作、维护、保养、调试等方面的性能、以及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常见故障排除方法进行详细讲解,让参训人员直观地了解了新型农机的特点和优势,掌握凯斯新机械的使用方法。陈强还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农机事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农机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有效防范农机事故的发生。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培训班还安排了丰富的实操环节。学员们分组进行实操练习。现场还邀请了经验丰富的农机操作员进行指导,为学员们解答疑惑,提供技术支持。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受益匪浅,不仅掌握了新农机的操作技能、维修保养事项,还切实增强了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有了农业新机械的支持,夏收一定会更有底气。“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通过培训,将先进的农机操作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为农业增产增收打好坚实
  • 2024-05-15
    近日,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获悉,江苏省云台农场有限公司2个产品在2023年度全国绿色食品标识使用典范遴选活动中脱颖而出,入选《绿色食品标识使用典范(2023)》。近年来,云台桑果、云台葡萄生产严格按照“生产有标准、管理有规范、过程有记录、产品有追溯、宣传有标识”“五有”规范化建设,持续推动绿色食品标识使用,自觉树立绿色食品优质、营养、安全、放心的“云台农庄”品牌形象,有效提升了云台绿色食品品牌形象。这一喜讯不仅彰显了云台在绿色食品生产领域的卓越成就,也充分展现了云台在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方面的显著成效。
  • 2024-05-15
    “所有人员准备就绪,发动机正式点火,立刻准备核相……”在苏垦优然牧业沼气发电现场,凯惠电力公司高压试验人员手持核相仪,紧张细致地核对发电机相位,一遍又一遍......伴随着变检工刘金涛的一声高呼“核相正确!”,并网核相工作顺利完成进入试运行。经过一段时间试生产,设备运行正常,标志着苏垦优然牧业沼气发电项目试运行成功,成为了连云港市首个沼气发电并网项目,有力推动了东辛生态标杆牧场循环利用水平迈上新台阶。生态环保项目是苏垦优然牧业严格落实上级环保部门相关要求,推进牧场“种养加”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一环。该项目利用牧场粪污发酵产生沼气进行生态发电,沼液用于农业喷洒还田,沼渣加工用于牛床垫料和生产有机肥,基本实现养殖粪污零排放。项目总投资1.3亿元,建有集粪池、沉淀池、氧化塘、发酵罐、烘干机、除臭设备、沼气发电机等配套设备,沼气发电运行后,预计年产沼气550万立方米,年发电730万度,按牧场每天用电量4万度左右核算,沼气发电每天可持续稳定为牧场提供2万度生产用电,可实现年节约成本350余万元。“近期天气快速升温,牛舍内喷淋设备启用,粪污含水量增加,牧场将对环保设备进行小改小革,在进料之
  • 2024-05-14
    今年以来,复兴圩农场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和2024年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打好水产养殖“三张牌”为抓手,积极培植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大力推进农场公司产业发展。加大技改升级,提升水蛭养殖创新力。农场公司水面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水蛭养殖的自然生态条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了水蛭高效养殖园区,占地4亩,共有养殖网箱83个。为进一步提高水蛭养殖科技含量和规范养殖标准,农场公司着力做好市场调研和技改升级,与江苏承开药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水蛭养殖GAP基地。依托药企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之间的技术合作关系,为农场公司水蛭养殖提供精确的技术指导,提升水蛭的存活率。通过技改升级,引进先进的养殖方法与技术,建立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的水蛭养殖基地,实现水蛭养殖产业的创新发展。围绕强基固本,补齐鲈鱼养殖产业链。近年来,农场公司大力发展鲈鱼养殖,2023年,实现鲈鱼销售收入近40万元。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鲈鱼养殖产业,完善养殖全链条,农场公司尝试发展鲈鱼水花苗繁育,联系浙江湖州市场,今年以来已销售两批鲈鱼水花苗共计200万尾,全年力争实现销售
  • 2024-05-14
    4月30日,正大天晴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富马酸安奈克替尼胶囊(研发代号:TQ-B3101,商品名:安柏尼)获批上市,成为首个获批用于ROS1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国产靶向药。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1]的癌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比80%至85%[2]。据有关机构预计,2024年,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新发病人数将达到88.4万人,非小细胞肺癌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822.4亿元。ROS1属于酪氨酸激酶胰岛素受体基因,其基因变异包括融合(重排)、突变和扩增。ROS1基因融合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驱动基因之一。据报道,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ROS1融合的发生率平均为1%至2%,东亚人群中略高,为2%至3%[3]。由于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数量庞大,且目前国内已经批准使用的ROS1抑制剂均为进口药物,故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仍存在巨大的临床未满足需求。安奈克替尼自2017年7月进入临床阶段后,研究结果先后被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美国血液学会(ASH)、欧洲肺癌大会(ELCC)、Frontie
  • 2024-05-13
    走进苏垦农发滨淮分公司农机水利中心的支部活动室,一面挂满奖牌的荣誉墙让人眼前一亮。江苏农垦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农垦工人先锋号、滨海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一”前夕,这支滨淮农机“铁军”再获殊荣,被省总工会评为“江苏工人先锋号”,再次为荣誉墙添上一块分量颇为厚重的奖牌。发挥农机主力军作用滨淮分公司农机水利中心现有大型联合收割机20台、大马力拖拉机2台、配套农具近百套,同时管理场域内200多台社会农机,承担着滨淮分公司5万余亩良田的收、整、种、管任务。每年的“三夏”“三秋”都是农机作业的主战场。2023年“三夏”期间,滨淮连续遭遇雷阵雨、冰雹天气,农机水利中心52名团队成员全部冲在收割第一线,与时间赛跑,集中力量进行抢收,三人两车,连续鏖战四天三夜,决胜小麦抢收。滨淮抢收结束后,他们又马不停蹄驰援兄弟农场。“三夏”快结束时,第六生产区31户职工居民种植的33亩零星隙地小麦由于面积小而分散、作业难度大,一直未能收割,再收不上来,就要烂在田里。农机水利中心主任掌有谊得知情况后,连夜带着1台收割机赶去,从晚上10点一直干到凌晨3点多,33亩麦子全部抢在雨前收上场。大家拉着掌有谊的手说:“要不是你
  • 2024-05-13
    俗话说:“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初夏时节,正值育秧备耕的关键时期。黄海全力推广育秧流水线播种、恒温催芽、微喷旱育秧苗等精细化管理模式,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开展水稻育秧工作。各生产区、大队积极开展集中育秧,农业中心全程技术指导,保障各个茬口高效衔接,实现科技赋能水稻高产提质。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奏响黄海“‘三夏’进行曲”,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在苏垦农发黄海分公司第五生产区水泥晒场上,管理人员正整齐划一的铺设微喷管带,工人们或用车推或2人合抬,把经过暗化处理的秧盘摆放到微喷管带之间。他们手法熟练,盘与盘之间整齐划一,如同画卷一般铺展开来。这些微喷管带喷洒出“毛毛细雨”,水雾缭绕,如同生命之源,精准地滋养着一颗颗秧苗茁壮成长。“我们在早上10点以前和下午3点以后进行搬盘,防止出现高温烧苗现象。根据秧苗的出苗情况,分类摆放,喷水后覆盖无纺布,时刻观察天气适时揭除炼苗。”黄海分公司五生产区负责人贺庆虎介绍道。今年,黄海大面积示范应用机插水稻微喷旱育秧技术,可以就近选择取水方便的条田、拾边隙地或晒场,水源清洁无污染,可以实现6-8个条田设置一个集中育秧点,每个大队至
  • 2024-05-11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垦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和增强对周边区域辐射带动能力的决策部署,全面执行农业农村部“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按照集团公司第二次党代会关于“强化农业装备支撑”的工作要求,苏垦农发制定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应急保障中心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行动实施方案以3年为周期,以各分公司为基础,计划分阶段在盐城、连云港、淮安、南通建设6个农机社会化服务应急保障中心。目前,应急保障中心已陆续挂牌。应急保障中心的建设,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农机保障能力,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专业化、市场化、信息化水平,增强对现代农业的支撑功能,形成组织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服务能力较强、服务行为规范、全产业链覆盖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落实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公司提前谋划,结合各片区实际情况,今年已采购大型农机共计100台/套,其中包括拖拉机62台/套,收割机38台/套。近日,招标采购的大型农机已陆续到货,安装调试后,将从今年“三夏”工作开始全面投入使用。本次大型农机的到货使用,增强了国有农机的示范引领效应,优化了公司农业机械结构。苏垦农发将按照“建在平时、用在战时”“平战结合”的工作原则,以农机社会化服务
  • 2024-05-11
    为进一步提升全场各单位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快速反应、应急处理能力和协调作战能力,5月10日上午,岗埠在综合服务中心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综合应急演练。“大家注意看,这是微型消防站,里面有应急灯、消防毯、安全绳等各种消防器具……”演练活动开始前,应急演练讲解员进行现场教学,向大家讲解了微型消防站的用途、灭火器的种类和性能、消防栓快速连接以及消防水枪使用方法,并模拟火灾现场,详细讲解了在发生火灾事故后的基本扑救、自防自救措施等知识,现场示范了干粉灭火器“提、拔、握、压”的正确操作方法。随后,开展灭火救援、电器火灾处置、触电救援、疏散逃生等四项演练活动。在演练现场,指挥员、通讯员、消防员们紧密配合,严格按照流程开展各项演练活动,向现场观众展示了灭火器、消防栓、消防车的灭火操作规范,对触电人员如何开展救援及在火灾现场如何自我防护和逃生等技能。讲解员耐心讲解细节步骤,现场干部职工听得仔细认真,大家踊跃参加现场示范演练,达到了良好的学习实践效果。此次活动,使全场干部职工对预案的学习、应用与掌握能力进一步增强,提高了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快速、高效的响应能力,检验了检查应急救援的启动能力及工作人员在突发事件来临时
  • 2024-05-11
    云台农场积极挖掘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技术和资源优势,探索发展灵芝、豆丹等产业,培育特色鲜明的“味蕾经济”。小灵芝撑起增收伞眼下正是灵芝接种育苗的好时节,走进云台农场高效农业园灵芝种植基地,看到一个个菌包正整齐有序地排列在那里等待发菌。起初,云台农场并没有灵芝产业,私人种植户武和承包了两个大棚种植灵芝,农场了解到相关情况后,通过与连云港市农科院合作,引进灵芝种植,并在短时间内整合人力、技术等资源,推动灵芝产业发展。“一朵灵芝孕育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包括椴木准备、制种、接种、发菌、下田、出芝管理、灵芝孢子粉收集、灵芝采收、初加工、贮存等等,每一道工序都要细致。”灵芝种植基地工作人员朱必辉说。2023年,云台农场高效农业园灵芝种植基地亩产灵芝孢子粉100公斤,亩均效益超万元。小豆虫拓宽致富路豆丹是国内少有、连云港特有的一道美食,在连云港地区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时下,正是豆丹管护关键时期,云台农场高效农业园豆丹繁育基地内热闹非凡。凌晨5点,天刚刚亮,育种温室大棚内,工人正拿着网兜将羽化交尾的豆天蛾捕捉起来,放入交尾笼中,等待产卵。“早春豆丹量少价高,许多豆丹养殖户求购春季豆丹卵,已销售到山东、安
  • 2024-05-10
    “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通过科学测报病虫草害,及时掌握在田作物生育状态,找到更经济、更绿色‘药方’,去年大小麦、水稻双双实现‘药肥双减’目标。”苏垦农发黄海分公司农业中心主任宋春莲说。近年来,苏垦农发黄海分公司紧紧围绕“高质、高效、高产、控本”的总要求,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全面开展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农业种植新模式。按照分类指导原则,优化品种布局,精选适宜黄海的稻麦优良品种,兼顾稳产性、丰产性以及抗逆性,运用无人机巡田,对在田作物长势进行监测,精准变量施肥、施药,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种植收益。同时,积极构建“全过程管控、全员工参与、全方位提升”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加强质控系统运行考核和农业投入品“线上+线下”标准化管理。针对物资管理与盘点,物资采购、各生产区农资仓库库存管理、出入库记录、物资使用财务台账、农业包装废弃物回收等内容,印发了《苏垦农发黄海分公司农资管理办法》《苏垦农发黄海分公司质控系统与财务系统一体化管理办法》,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量化考核办法,强化问题整改,全力实现农资“闭环”管理,财务数据数出同源、量值一致
  • 2024-05-09
    正值渔业生产高峰时节,水产养殖塘口一片忙碌景象。优良的品种、合理的养殖模式和过硬的技术是水产品提质增效的保障,让我们一起走进东辛水产科技园,近距离观察这支新晋“江苏省工人先锋号”获奖团队,探寻他们是如何把良种、良法送到养殖一线,助力渔业高质发展的。推动良种繁育见良效“我们实行产前产中产后检测全覆盖,每一批苗进场前和出场前都要经过严格的病源和弧菌检测。”化验员吴晗介绍,只见她的办公桌面上摆满了正在培育的检测盒。在南美白对虾育苗生产期间,吴晗每天需要采样、检测100多份样品,检测虾苗弧菌、总菌200余批次,碰上夜间紧急来苗,更需通宵检测,确保每一批虾苗的品质。每年的五月份,都是连云港地区南美白对虾虾苗的投放节点。为了让养殖户都能有个好收成,东辛水产科技园团队义务为养殖户集中授课,推广优质苗种,科普生态养殖技术,并现场查看虾苗长势、定期回访,通过成功案例以点带面。水产养殖环环相扣,往往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影响的就是全年的效益。在苗种投放到塘口的过程中,科技园团队发现,由于老式鱼苗投放装置的倾斜程度无法进行调节,稍不注意,辛辛苦苦培育的良种就会被损耗。这下可急坏了这支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年轻团
  • 2024-05-09
    春末初夏,又是一个收获的时节,新曹玫瑰香村的大马士革玫瑰枝头挂满花苞,粉红的玫瑰花次第绽放,空气中飘来淡淡清香。鲜花开,产业“红”,每天清晨,花田里都是新曹人勤劳忙碌的身影。采花工们从布满尖刺的花枝上,摘下一朵朵带着露珠、饱含珍贵精油的鲜花;抽调而来的管理人员负责过磅、记录;香料公司的蒸馏厂房飘来一阵阵花香……新曹农场自2016年试栽种大马士革玫瑰花,至今已有8年时间,从几十亩地扩种到400亩,从鲜花原料销售发展到玫瑰化妆品终端销售产业链,新曹“一朵花”特色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因地制宜,以“特”破局。新曹农场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地——江苏黄海湿地之滨,有着独特的湿地气候和沙性土壤,是大马士革玫瑰花的天然生长地。农场公司党委班子因地制宜,发挥多年香料种植生产经验,2016年初,首次引进5.5万棵玫瑰苗开始试种。刚开始,因为经验不足,成活率不到10%。农场党委顶住压力,请教业内专家,到外地玫瑰生产基地取经。做足功课后,2017年,再次引种大马士革玫瑰,面积高达400亩,成活率95%,鲜花亩产在行业内遥遥领先。“一朵花”特色产业由此步入发展“快车道”。2018年亩产突破千斤,年产鲜花160吨,鲜花
每页14. . ./935